用砖砌水泥墙的主要步骤如下:
1. 砖体浇水湿润:在砌筑前一天进行,确保砖体充分吸水,水浸入砖四边1.5厘米为宜,含水率控制在10%-15%之间。雨季以湿润为主,干燥季节需增加浸水度。特别在新砌墙和原结构接触处,必须浇水湿润,以保证砖体的黏结牢固度。
2. 放线:清理地面,去除颗粒,凿平凹凸不平处。确定新砌墙体的位置,包括门口、窗口等,并放线标记。在砌墙的两边放垂直竖线,计算砖墙的铺设方式。在墙体的阴角、阳角处放线,构造出墙体的轮廓。

3. 制备砂浆:用于砌筑的水泥砂浆,水泥和砂应保持1:3(体积比)的比例。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
4. 砌筑墙体: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砌砖时要跟线,保持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毫米。砌筑过程中要确保砂浆饱满,砖块错缝搭砌。
5. 增强连接:在新旧墙体的连接处,必须每隔一定距离(如60厘米)置入一根长度不小于40厘米的L形钢筋,并用植筋胶水进行二次固定。在墙体连接点的外部,铺设一张宽度不少于15厘米的钢丝网,以增强连接的紧密性。
6. 墙面抹水泥层:在砌筑完成后,进行墙面抹水泥层的工作。先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再抹面层砂浆。抹面层灰前,应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应进行处理。
7. 养护:砌筑完成后,需对墙体进行养护,如洒水保湿等,以确保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用砖砌水泥墙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细节处理和安全规范,确保砌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