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是由多种组分构成的复杂体系,主要包括凝胶体、晶体、水、毛细孔隙以及未水化的水泥颗粒。
1. 凝胶体与晶体:水泥石结构中的凝胶体主要是C-S-H(硅酸钙水化物)凝胶,它是水泥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主要产物,对水泥石的强度贡献显著。还有新生成的Ca(OH)2以及水化后期生成的AFt等大晶体。

2. 水与毛细孔隙:水泥石结构中的水以自由水和吸附水的形式存在,其中自由水主要存在于较大的孔隙中,而吸附水则吸附在凝胶体表面。毛细孔隙是水泥石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们对水泥石的强度、渗透性、干缩和徐变等性能都有显著影响。
3. 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在水泥石结构中,还有一部分水泥颗粒并未完全水化,它们以未水化的形式存在于结构中。
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优良性能,这些性能主要得益于其密实的结构和水泥与水反应生成的水化物。水泥石的强度和耐久性决定于其结构组成,一般来讲,水泥石结构中水化物愈多,其结构就越密实,无论是强度还是耐久性都很好。
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养护龄期以及加荷速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水泥石内部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而影响其宏观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