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小水泥池中实现鱼的高产养殖,需关注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1. 水泥池的脱碱与消毒
新建的水泥池必须进行脱碱处理,以去除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脱碱方法包括缓慢脱碱法、食醋浸泡法(每吨水加入50克醋酸,浸泡6-8天)、过磷酸钙法、明矾中和法等。
脱碱处理后,需对水泥池进行彻底清洗,确保无残留物。
消毒工作同样重要,可使用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池,以杀灭有害细菌。
2. 水质管理与循环
选择河水、湖水等自然水或经过处理的自来水作为养殖水源,确保水质干净且适合鱼类生长。自来水需去除,并保持弱碱性(PH值7.2-7.5)为宜。

水体循环对于水泥池养鱼至关重要,应安装循环水泵,确保水质稳定并提供足够的氧气。
定期检测水质,包括pH值、溶解氧等指标,及时调整以确保鱼类生存环境良好。
3. 饲养管理与投喂
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应根据鱼类的品种、规格和生长阶段制定投喂计划。
投喂时应在鱼类附近进行,以减少残饵污染水质。
定期观察鱼类的生长状态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策略。
4. 增氧与推水技术
在水泥池中安装“增氧推水”装置,通过风机鼓风推动水流、增氧,同时促进鱼粪、残饵等废弃物的收集与排放,实现高密度养殖污水的零排放。
5. 疾病预防与治疗
定期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有害细菌,预防鱼病发生。
一旦发现鱼类生病,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6. 环境营造与鱼类选择
在水泥池中植入适宜的水生植物,以维持水质稳定、释放氧气,并为鱼类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选择健康、活泼的鱼类进行养殖,确保它们能逐渐适应鱼池的水温和环境。
通过科学的脱碱与消毒处理、严格的水质管理与循环、合理的饲养管理与投喂、先进的增氧与推水技术、有效的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良好的环境营造与鱼类选择,可以在小水泥池中实现鱼的高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