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的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化反应和结晶过程。水泥加水后,其中的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和石膏等成分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如硅酸钙凝胶、氢氧化钙和其他水化产物。这些水化产物逐渐填充水泥颗粒间的空隙,并形成一定的晶体结构和胶体结构,使水泥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状态,强度逐渐增加,最终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石状固体。如果原先还掺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会把它们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即混凝土。
从物理和化学观点来看,水泥的凝结和硬化是连续进行的、不可截然分开的一个过程。凝结是硬化的基础,指水泥浆体从可塑性状态变成非可塑性,并有很低强度的过程;硬化是凝结的继续,指浆体强度逐渐提高,能抵抗外来作用力的过程。但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通常会在水泥浆体失去可塑性以前结束施工,因此人为地将这个过程划分为凝结和硬化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