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浇灌后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护方法:
1. 浇水养护:
通常情况下,建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尽早开始浇水养护,以防止其内部水分过快蒸发,导致表面开裂和强度降低。
初步养护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小时进行,此时混凝土表面已经失去一部分自由水,但仍保持着足够的湿润状态。
正式浇水养护通常在混凝土初凝后(大约为浇筑后2-4小时)开始,此时混凝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强度,不会因水流冲刷而损坏表面,并且要持续进行,一般每天洒一次水,持续2天左右,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洒水量和频率,避免积水。
2. 保湿养护:
可以采用洒水、覆盖湿布或塑料薄膜等方法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覆盖湿布或塑料薄膜能够形成一层屏障,有助于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从而促进其正常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3. 保温养护:
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以防止其早期受冻和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可以使用保温材料如棉被、草帘等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以确保其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4. 蒸汽养护: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需要快速硬化的混凝土,可以采用蒸汽法来进行养护。
在地面水泥灌注结束后的四到六小时,采用升温的方式来养护,但要控制好升温速度,每小时的温度必须控制在十摄氏度以内,同时注意周边环境温度不能低于五摄氏度。
5. 养护时间: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需要足够长,以保证其能够充分水化和硬化。
一般情况下,普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如抗渗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等,养护时间可能需要延长至14天甚至更长。
6. 养护环境监测:
在养护期间,要密切观察混凝土的表面状态和强度发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护措施。
定期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湿度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养护效果。
水泥浇灌后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养护、保湿养护、保温养护、蒸汽养护(如需要)、确保足够的养护时间以及进行养护环境监测。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于混凝土,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