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进场后的保管工作对于确保其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水泥进场后如何保管的建议:
1. 检查与验收:
水泥进场时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核对包装袋上的信息,包括工厂名称、水泥品种标号、水泥代号、包装年月日和生产许可证号,并清点数量。
水泥袋应紧密包装,无破损、渗漏、沾污等现象,包装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袋口应封严。
2. 堆放与存储:
水泥应整齐堆放,袋装水泥堆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0包,堆宽以5~10袋为限;散装水泥应放置在专门的防潮仓内。
水泥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墙壁及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
水泥袋应离地存放,一般建议在20~30cm高的木板上码放,以避免受潮。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及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储存,不得混杂,尤其是硅酸盐类水泥不能与铝酸盐类水泥混合堆放。
3. 使用与管理:
水泥要现到现用,贮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为1个月)。超过此期限的水泥,其强度可能会显著降低。
当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超过1个月)或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应在使用前进行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水泥的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以防止水泥过期。
水泥库房要经常保持清洁,落地灰及时清理、收集、灌装,并另行收存使用。
4. 防潮与防水:
由于水泥吸湿性强,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潮、防水。
水泥仓库应设有防潮、防雨、防尘的保护措施。
5.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水泥的存放情况,确保符合保存要求。
如发现问题,如水泥受潮、破损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水泥进场后的保管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施工单位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水泥保管工作的重视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