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水泥的塌落度(通常指混凝土的坍落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1. 优化原材料选择与配比:
确保水泥与泵送剂的匹配性和适应性,通过科学的适应性检测来验证,并确定泵送剂的**掺量。
调整泵送剂中引气和缓凝成分的比例,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性。引气和缓凝成分多,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慢。
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调整水泥与骨料的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塌落度,同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2. 控制搅拌工艺:

搅拌机的机型和搅拌效率对混凝土坍落度有影响,因此应定期检修搅拌机,并定期更换搅拌叶片。
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通常不少于30秒,以确保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拌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3. 调整施工条件:
在泵送和浇筑过程中,调整泵送速度、泵管布置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预先湿润作业面,减少混凝土与作业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减小。
4. 考虑环境因素:
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有显著影响。在炎热夏季,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加冷水、冰水等,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并减缓坍落度损失。
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小,但也需关注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变化。
5. 使用添加剂: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防冻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并降低塌落度损失。
6. 测定骨料含水率及修订配合比:
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事先测定出砂、石的含水率,然后对理论配合比进行修订,得出实际配合比。
通过综合应用上述措施,可以有效保持水泥(混凝土)的塌落度,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