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烂泥(或淤泥)中打水泥桩,可以采用特定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方法:
1. 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水泡法打桩:适用于淤泥土层较浅的情况,通过在淤泥土中制造气泡,形成长桩身,降低对地基的振动和破坏。
导管法打桩:当淤泥土深度较大且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此方法。将钢制导管嵌入地下,然后通过导管注入钢筋和混凝土,形成桩身。
振动法打桩:利用振动器将桩身向淤泥土深层推进,通过振荡淤泥土来实现桩的沉入。
2. 施工准备:
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清除桩位处的所有障碍物,如大块石、树根等,并回填粘土以平整低洼处。

使用合格的32.5级普通硅酸盐袋装水泥,并在使用前送样检验。
配备带有电脑记录仪及打印设备的施工机械,以便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
3. 测量定位与钻孔:
使用高精度的经纬仪和检测合格的钢卷尺进行测量定位,并设置防护标志以防止位移。
在搅拌桩施工面上制作导墙进行定位,并严格控制钻机桩架的移动,确保钻孔轴芯就位不偏。
4. 搅拌注浆:
根据设计所标深度,钻机在钻孔和提升全过程中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和提升。
注入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液,并采取高压喷气进行孔内水泥土翻绞,确保水泥与土能充分拌和。
5. 桩身形成与固定:
在钻孔的水泥土充分搅拌均匀且未开始初凝之前,插入焊接定好长度的H型钢或其他桩身材料至指定位置。
依靠桩身材料的自重下插到设计规定深度,并进行必要的固定。
6. 质量检测与验收: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测,如取芯检验水泥搅拌桩的搅拌均匀程度和水泥土强度。
确保所有施工步骤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并进行必要的验收程序。
在烂泥中打水泥桩需要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做好施工准备、精确测量定位与钻孔、认真搅拌注浆以及形成并固定桩身,最后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水泥桩在烂泥中的稳定性和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