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水泥行业的看法整体偏向积极,认为水泥行业有望迎来盈利和估值的同步修复。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行业复苏迹象显现:自2024年以来,水泥行业供给侧出现积极变化,价格和盈利在经历探底后开始陆续展现复苏迹象。这主要得益于严控新增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以及加强错峰生产等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经验。

2. 供给侧改革成效与不足:虽然供给侧改革在“十三五”期间有效化解了产能过剩的矛盾,但“去产能”的缺席使得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彻底化解。自2024年5月以来,行业共识再度凝聚,“去产量”效果得到提升,且中长期“去产能”的路径正在变得更加明晰。
3. 需求有望企稳:随着宏观强化逆周期调节,以及三大工程有望托底地产需求,水泥需求有望企稳。随着地产逐渐探底企稳,专项债加快发行,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万亿国债等政策端持续发力,也为水泥需求提供了支撑。
4. 价格持续上涨:从2024年9月底以来,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华东地区的水泥价格涨幅显著。虽然部分地区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来看,水泥价格水平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回暖和行业的复苏态势。
5. 投资策略建议:周期性判断对于水泥行业投资至关重要。在周期向上时,投资者通常使用PE估值;周期向下时,则使用PB估值。宏观调控政策对水泥股的走势有重要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机构普遍认为水泥行业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后,有望迎来盈利和估值的同步修复。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仍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政策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