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灌水泥水通常采用的是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施工方式:
1. 导管法:
适用于水深不超过15~25m的情况。
使用直径为25~30cm的导管,每节长1~2m,导管应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导管下口放置到距离浇筑部位一定距离处,一般距底面300至500毫米。
在导管上方设置漏斗,将混凝土倒入漏斗,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导管流入水下。

浇筑过程中需连续进行,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2. 袋砌法:
把混凝土半满地装入牢固的麻袋或布袋中,由潜水员在水下进行砌浇。
袋的孔隙应能使砂浆渗出但不宜过大,混凝土袋应交叠放置,相互靠紧。
3. 倾注法:
适用于岸边水深不超过1.5m的情况。
新浇的混凝土堆用夯击或振动等方法挤入已浇的混凝土体中,使前沿的混凝土坡面与水直接接触。
4. 柔性管法:
采用柔性软管输送混凝土,利用周围的水对软管的压力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
5. 活底吊箱法:
将混凝土装在能够开底的密闭吊箱内,通过水层直达浇筑地点,然后开底卸料。
6. 预填骨料压浆法:
要求水泥砂浆具有一定的流动度和抗离析能力,通过压浆的方式将水泥砂浆注入预填骨料中。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水深、施工条件及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时,还需注意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以符合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