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里灌水泥,通常指的是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主要方法包括导管法、袋砌法、倾注法、柔性管法、活底吊箱法以及预填石料压浆法等。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
1. 导管法:
适用于水深不超过15~25m的情况。
使用直径为25~30cm的导管,每节长1~2m,导管之间用橡皮衬垫的法兰盘连接。
导管底部装设自动开关阀门,顶部装设漏斗。
根据浇筑范围和导管的作用半径来确定导管的数量与位置。
2. 袋砌法:
将混凝土装进稳固的麻布袋或布袋中,由潜水员在水中进行砌浇。

袋的孔隙度应能使水泥砂浆外渗,但不可太大。
袋与袋之间层面上,能从袋孔内挤压的水泥砂浆相互粉与细砂,但整体性较差。
3. 倾注法:
适用于岸上水深不过1.5m的情况。
新浇的混凝土堆用夯击或震动等手段挤进已浇的混凝土体里,使仅有先浇筑的混凝土边坡和水接触。
混凝土的塌落度以7~10cm最合适,应尽量减少浇筑时长。
4. 柔性管法:
采用柔性塑料软管运输混凝土。
运用四周的水对塑料软管的压力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
5. 活底吊箱法:
将混凝土装到可以开底的密闭式吊箱里。
根据隔水层直通浇筑地,随后开0.3~0.4m底倒料。
6. 预填石料压浆法:
在水中预填石料,然后压浆。
要求混合砂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一定的抗假凝水平。
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时,还需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以确保浇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水深、施工条件以及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应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规程,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