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将骨水泥注入到病变部位,如骨折或骨质疏松的部位,利用骨水泥的固化特性来稳定和支撑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以下是骨水泥治疗的详细步骤:
1. 术前准备: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会摆好体位,通常采取俯卧位,并用专门的体位垫确保患者舒适且长时间不动,以便医生操作。
医生会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变部位的位置和程度,并在皮肤上做标记,为手术定位。
2. 与定位:
接下来进行,一般选择局部,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但能保持清醒。
再次确认定位,包括特定的椎体和穿刺点,以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3. 手术过程:
医生会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通常在病变部位附近。
使用钻头在病变部位钻孔,以便将骨水泥注入。
在透视或CT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医生通过穿刺针将骨水泥注入到病变部位。注射过程需要透视查看骨水泥的分布情况,以预防骨水泥外露进入椎管内引起神经损伤。
骨水泥注入时是牙膏状,注入后大概10多分钟,骨水泥会发生化学变化,形成非常坚固的固体,从而稳定支撑病变部位。
4. 术后处理:
骨水泥注入完成后,医生会拔出工作套筒并按压止血,然后让患者继续俯卧位一段时间(如10分钟),等待骨水泥完全硬化。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缝合切口,并在切口处贴上敷料。
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和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骨水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例如,椎体高度完全丢失、椎体后壁完整性破坏、爆裂性椎体骨折以及处于孕期、有凝血机制障碍等情况下,都不适合做骨水泥手术。
骨水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迅速稳定病变部位、缓解疼痛并促进患者早期活动。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