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往上倒水泥墙,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技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应先遵循“先边后角,后中部,先外墙,后隔墙”的顺序进行浇筑。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墙体浇筑前的准备:
在墙体浇筑前,应在底部先填以50\\\\~100mm厚(通常为75±25mm)的同配比水泥砂浆,这是为了防止底部出现蜂窝现象,确保墙体的稳固性。
2. 浇筑顺序与技巧:
浇筑应遵循从外到内的顺序,即先浇筑外墙,再浇筑隔墙。

使用50和30振捣棒进行振捣,墙体砼(混凝土)必须分层循环浇筑,一次浇筑高度通常为50cm。
用标尺杆随时检查混凝土的高度,以确保浇筑的均匀性。
3. 振捣的要求:
浇筑同一部位时,不得使用两种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等于50cm(对于50振捣棒)或小于等于40cm(对于30振捣棒),在钢筋加密区如连梁位置,应特别注意振捣的均匀性。
振捣时间应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来确定。
振捣时,上层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中至少50mm,以确保两层混凝土之间的紧密结合。
4. 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用振捣棒直接振捣模板,以防止模板受损或变形。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以确保施工安全。
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从下往上的水泥墙浇筑工作,确保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