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制管桩打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1. 施工顺序与桩位安排:
对于密集桩群,应从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以保护建筑物安全。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2. 打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管桩施打过程中,宜重锤低击,保持桩锤、桩帽或送桩帽与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以确保桩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性。
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以保证桩的承载能力。
接桩时,上下桩身应对中,错位不得大于2mm,且接头处应保持顺直、精密贴合,不得出现间隙。
3. 桩头与垫层的处理:
为使桩锤、桩头受力均匀,不易损坏,打桩时必须在桩头上与桩帽内加以垫层,如麻袋、三夹板、纸板等,压缩厚度为120\\~150mm,并需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4. 安全操作与监测: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定期进行桩身质量和强度的检测,以及桩位偏差的检测,以保证桩的安全可靠性。
对挤土效应明显的场地,应严格控制日成桩工作量,并加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观测、监护。
5. 防止桩身断裂与损坏:
在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较硬的土层或地下大块坚硬障碍物,应合理调整锤击能量和次数,避免损坏桩管。
稳桩时要进行双向校正,确保桩的垂直度,避免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通过走桩架校正导致桩身产生弯曲。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
预制管桩打桩过程需要注意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桩头与垫层处理、安全操作与监测以及防止桩身断裂与损坏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打桩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