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涌,又称潜蚀、流土,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被水流带走,导致土体内形成管状空洞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堤防、坝体等水利工程的背水坡面,是渗透破坏的一种形式,对水利工程(包括灌注桩等)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具体来说,管涌的成因主要包括土壤条件、水力条件及工程结构等方面。土壤条件方面,当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如粉土、砂土等,且土壤结构松散时,容易发生管涌。水力条件方面,当堤防、坝体等水利工程背水坡面的渗透压力大于土壤的有效应力时,水流就会携带土壤中的细颗粒一起流动,形成管涌。工程结构方面,如果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背水坡面过陡、堤身单薄等,也会增加管涌发生的风险。
管涌对水利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土体的完整性,降低土体的抗渗性能,从而加剧渗流作用,导致更多的细颗粒流失,形成恶性循环。管涌还会导致堤防、坝体等水利工程的局部失稳,甚至引发整体垮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灌注桩等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管涌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