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施工时出现断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或过小,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固时间,容易在导管中堵塞或形成未凝固层,导致浇筑不连续,进而产生断桩。
混凝土质量控制不足,骨料粒径不合适或级配不良,会导致混合料时稀时干,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粗骨料挤压导管,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最终导致断桩。
2. 浇筑前因素:
导管问题,如导管漏水或导管底口进水,会使泥浆或泥水混入混凝土,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桩身整体性,进而可能引发断桩。
清孔不彻底,孔底沉渣过厚会混入混凝土,形成夹层,导致断桩。
3. 浇筑过程中的因素:
导管埋深不当,无论是埋深过大还是过小,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桩身的完整性。埋深过大时,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增大,容易导致导管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埋深过低时,拔管容易造成导管伸出混凝土面,形成断桩。
混凝土供应中断或灌注速度和方法不当,如供应不及时或灌注过快、过慢,都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或不密实,进而形成断桩。
在灌注过程中,若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或未能及时提管、拆管,也可能导致断桩。
4. 其他因素:
如遇到地下大块坚硬障碍物、稳桩时桩不垂直、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桩身产生弯曲或曲折,进而引发断桩。
机械故障、停电或其他原因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已灌混凝土初凝,后续混凝土无法顺利灌注,也会形成断桩。
管桩施工时出现断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浇筑前准备、浇筑过程控制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来避免和减少断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