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混凝土板厚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自制钢筋插钎法:
制作:采用12mm钢筋焊接成型,根据不同楼板厚度制定专用的钢筋插钎。
使用:在模板支设完成后,检查模板顶标高,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采用专用钢筋插钎进行检查,随浇随测,确保楼板厚度。
优点:操作相对简单,能实时检测混凝土厚度。
缺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需要严格监督。
2. 定型混凝土马凳法:
制作:马凳高度同所要浇筑的楼板厚度相同,上部和下部弧形凹槽深度根据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尺寸确定。
使用:现浇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混凝土马凳放入板上下钢筋之间,呈梅花形布置。
优点:兼具钢筋马凳和楼板控制器的功能,造价低廉。
缺点:马凳容易沿侧向倒塌,施工时要加强过程控制。
3. 穿筋PVC管法:
制作:采用PVC管现场切割成型,长度同所要浇筑的楼板厚度相同,并开孔用于穿筋固定。
使用:现浇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PVC管穿筋绑扎于板底筋上,呈梅花形布置。
优点:取材方便,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精度较高。
缺点:PVC管表面光滑,有渗漏隐患。
4. 混凝土预制块法:
制作:采用PVC管现场预制,预制块高度同所要浇筑的楼板厚度相同。
使用:现浇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预制块绑扎于板筋上,呈梅花形布置。
优点: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不存在渗漏水隐患。
缺点:不易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
5. 拉线法:
方法:在柱筋上用红油漆标识结构标高控制线,通过标高控制线标识拉通线测量混凝土浇筑完成面标高。
优点:简单直接明了。
缺点:受模板和钢筋偏位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控制线不准,从而影响板厚控制效果。
6. “三段式”控制法:
方法:结合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控制,包括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的水平极差测量,以及结合拉线法和插钎法进行板厚控制。
优点: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控制,提高控制准确性。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板底龙骨的材质和规格等。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混凝土板厚的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