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必须满足特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在水下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这些要求主要包括:
1. 原材料方面:
水泥: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不低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
骨料:粗骨料粒径需适中,不宜过大,最大粒径需根据施工条件和结构要求确定,且不能超过导管内径的1/6至1/8;细骨料应颗粒均匀,中砂为佳,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
外加剂:需添加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水下工作性能,如减水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2. 混凝土性能:
自密实性:混凝土应靠自重密实,具有抵抗泌水和分离的稳定性。
和易性:拌和物需具备高和易性,坍落度大、粘聚性、保水性要好,坍落度应控制在16—22cm范围内。
强度:配制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标准值提高40%—50%,以确保混凝土在水下环境中的强度要求。
砂率与水泥用量:砂率需控制在40%—50%,最小水泥用量应大于等于350Kg/m³,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 施工要求:
连续浇筑: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宜停顿,以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并确保每根桩在配合比设定的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成。
导管埋深:混凝土初灌后,导管埋深应大于一定深度(如500mm或1m),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2m—6m),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环境要求:浇筑应在不受水流影响的环境中进行,或在确能防止流水影响的围堰内进行,浇筑完成后24h内,围堰不得抽水。
水下混凝土在原材料、混凝土性能和施工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其在水下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