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作为水中浇注的混凝土,其施工标准和要求相较于陆上混凝土更为严格和复杂。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水下混凝土的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 原材料选择
水下混凝土对原材料的选择有着严格的标准。水泥应选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小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粗骨料优先选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砂率和水胶比也有具体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和易性。
2. 配合比设计
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根据试验确定,其配制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10%~20%。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20毫米,以确保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显著离析和泌水现象。为提高和易性,可掺加外加剂和粉煤灰等。
3. 施工设备
水下混凝土施工需要配备专门的设备,如导管、汽车泵、起重机等。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径应根据桩长、桩径和每小时需通过的混凝土数量计算确定,一般为20~35厘米,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4. 施工工艺
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清孔、导管安装、混凝土灌注等步骤。在灌注前,需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中途停顿时间不宜大于30分钟,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米。
5. 质量检测
水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钻芯检查和压水试验等。这些检测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水下混凝土的标准涵盖了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检验和监控,以提高水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