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配制中,选择合适的砂子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那么,究竟以什么沙子做混凝土最好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 砂子的种类
混凝土配制中常用的砂子种类包括河沙、海沙、山沙、干法机制沙和湿法机制沙。河沙是从自然水流中取出的天然砂,质地细腻、均匀,是较为理想的混凝土砂材料。海沙虽颗粒形状多样,但含盐量高,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腐蚀。山沙表面粗糙,棱角多,有机杂质多,质量较差。机制沙则是通过人工方式制造,具有颗粒形状规则、尺寸均匀等优点,但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尘污染和含泥量控制难的问题。
2. 砂子的物理性质
河沙颗粒细腻、质地均匀,与水泥混合后易于均匀分散,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相比之下,过于坚硬和粗糙的人工制砂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工作性能。砂子的清洁度也非常重要,有机杂质容易使混凝土强度下降、耐久性下降。
3. 砂子的粗细程度
对于一般建筑混凝土,适当选用细**粗沙更为适宜。细沙具有更好的填充性和适应性,有利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调节。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选择0.15~1.25mm之间的细沙,其颗粒大小均匀,不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 砂子的级配
级配是指在混凝土配合物中不同粒径的沙石比例。不恰当的比例会影响混凝土的保水性、透气性、强度等。为了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对混凝土的需求,应选用级配合理的沙子,避免过于集中或者分散的级配。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采用Ⅱ区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5. 砂子的来源与成本
河沙作为天然砂,价格相对低廉、稳定,且易于获取,为混凝土施工降低了成本。而海沙虽然价格可能更低,但由于其含盐量高,使用前需要进行淡化处理,增加了成本。人工制砂的成本则取决于加工方式和原材料成本。
6. 砂子的环保性
在选择混凝土用砂时,应关注其环保性。用矿山尾矿、工业废渣生产的砂、石应符合环保和安全的相关标准规范。应避免使用含有潜在碱-碳酸盐反应危害的砂、石作为混凝土骨料。
7. 砂子的放射性
砂、石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安全性。
8. 砂子的坚固性
砂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检验,其质量损失应符合相关标准。坚固性差的砂子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
9. 砂子的含泥量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但强度等级不超过C25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0%。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0. 砂子的适应性
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不同,因此选择砂子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例如,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以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
11. 砂子的市场供应情况
在选择砂子时,还应考虑其市场供应情况。河沙作为天然砂,供应相对稳定;而人工制砂的供应则可能受到原材料和加工能力的限制。
12. 砂子的长期性能
除了考虑砂子的短期性能外,还应关注其长期性能。例如,海沙中的氯离子可能对钢筋产生长期锈蚀作用,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13. 砂子的施工配合性
砂子的施工配合性也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干法机制砂的含水量稳定,施工配合比调整方便;而湿法机制沙的含水量会随时间变化较大,需要频繁调整施工配合比。
14. 砂子的综合效益
在选择混凝土用砂时,应综合考虑其成本、性能、环保性、市场供应情况等因素,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以河沙做混凝土最好。河沙具有质地细腻、均匀、清洁度高、级配合理、成本适中、供应稳定等优点,能够满足大多数混凝土工程的要求。在特定工程条件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砂子进行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