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浆收光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结构楼面及建筑地坪的混凝土施工中。该技术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使混凝土表面达到光滑、平整、美观的效果,同时提升其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原浆收光的定义、原理、优点、缺点、适用条件、应用场景、工艺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定义与原理
混凝土原浆收光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经过摊平、刮平等粗平工艺后,在终凝前采用机械圆盘抹光机先提浆,再收光的工艺。这一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水泥浆保护层,锁住结构内部水分,阻断混凝土水化作用后形成的毛细孔通道,防止水分快速蒸发,从而避免混凝土面出现干缩裂缝。
优点

混凝土原浆收光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显著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成型质量,使其表面平整光洁,有利于后续的防水层及地坪漆施工。由于结构混凝土自身强度高、配筋率大,原浆收光面无空鼓、无起砂、裂缝少,表面致密且硬度高,因此可以作为良好的柔性外防水和环氧地坪漆施工基层。该技术还能增强混凝土表面的防水性能,使其更加抗渗透、耐水性更强。
缺点
混凝土原浆收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对收面时机的掌控要求较高,混凝土终凝时间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属于临界不稳定状态,且持续时间较短,不易掌控。该技术对气候也有一定要求,如遇下雨等恶劣天气,则无法进行原浆收光,只能采用其他养护方式。
适用条件与场景
混凝土原浆收光适用于多种结构部位和建筑场景。例如,在底板垫层、地下室顶板、结构找坡屋面结构以及一般性结构(如承台、独立基础面、楼梯间平台及踏步等)中均可采用。对于室内细石混凝土面交付地坪、地下室汽车库、汽车坡道等有环氧或固化剂或无振动止滑坡道的建筑细石混凝土地坪基层,以及各类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保护层(如底板底、顶板面、屋面)等,也适合采用该技术。
工艺步骤
混凝土原浆收光的工艺步骤包括砼地面准备、原浆准备、原浆施工和收光处理。在砼地面准备阶段,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洁、修补和打磨等工序,确保地面表面平整无裂缝。原浆准备阶段则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配制原浆,一般由水泥、添加剂和水混合而成。原浆施工阶段需将原浆均匀施加在砼地面上,并控制其厚度。在收光处理阶段,通过打磨和抛光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砼地面的光滑度和亮度。
注意事项
在进行混凝土原浆收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施工环境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尘埃和杂质对原浆施工的影响。原浆配比的准确性对工艺效果有重要影响,需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配。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具对工艺效果也至关重要。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对原浆的硬化和固化起着重要作用,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养护。
混凝土原浆收光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注意其存在的缺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