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导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施工保护的一部分,还承担着多项重要功能。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导墙。
1. 定义与功能
混凝土导墙是施工单位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建造的一种结构,旨在确保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准确和成槽质量。它不仅为开槽机和灌筑混凝土机架提供导向,还起到固壁、冷却和润滑泥浆的作用,防止槽壁坍塌。
2. 设计与构造要求
导墙的设计需考虑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截面尺寸应根据结构形式、施工荷载和地基条件进行计算确定。一般墙高宜采用1-2米,墙顶宽度不宜低于200厘米,内墙面采用垂直面。导墙应坐落在较密实的土层上,以防止漏浆,同时需设置变形缝以避免沉降。
3. 施工方法与步骤
导墙的施工通常包括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挖槽、绑筋、支模板、浇混凝土、拆模并设置横撑、回填外侧空隙并碾压等步骤。导墙混凝土施工简便,只需安装好墙体导模,浇入混凝土即可。
4. 承载能力与抗震性能
现浇导墙混凝土墙体形态呈现整体,厚度一般为30厘米以上,因此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墙体主体为一整块混凝土,能有效抵御地震外力的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5. 保温性能
现浇导墙混凝土的墙体保温效果较好,可以大大降低采暖费用,这对于寒冷地区的建筑施工尤为重要。
6. 防水与止水作用
导墙的设计有助于防水和止水,与现浇板或筏板一起浇筑,增加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减少了因二次浇筑而产生的冷缝。即使没有导墙,通过细部处理也能达到一定的防水效果。
7. 预制与现浇的选择
预制导墙与现浇导墙各有优劣。预制导墙可以节约成本,施工速度快,拆除方便,且可回收持续利用。现浇导墙则施工简便,但可能存在振捣不均导致的质量问题。
8. 泥浆在开槽中的作用
泥浆在开槽中起着防止槽壁坍塌、携渣、冷却和润滑钻具的重要作用。导墙的设计需考虑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以确保泥浆对槽壁具有一定的压力,起到护壁的作用。
9. 变形缝与沉降控制
导墙应设变形缝,两导墙的变形缝要求相互错开,间距宜采用20-40米,以有效避免导墙产生较大的沉降或漏浆。
10. 施工中的测量与放样
导墙施工测量通常使用导线测量的办法,每一级的导线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关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放样时,需以设计图中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中心线为导墙中心线,并设置能恢复导墙中心线的标桩。
11. 钢筋笼与混凝土浇筑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钢筋笼的加工与吊放、混凝土的浇筑等步骤也与导墙密切相关。钢筋笼需按槽段做成整体,浇筑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能低于C20,且需用导管在泥浆中浇注。
12. 装配式混凝土导墙的发展
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导墙结构逐渐受到关注。这种结构通过将竖向导墙和水平导墙连接成一个整体,能够增加导墙的抗侧翻能力,方便提前预制、施工安装和拆卸及反复使用,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混凝土导墙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从确保施工精度到提供结构支持,再到防水止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方法的创新,导墙的设计和施工也将不断优化,以适应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建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