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温度,简而言之,是指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实际温度,这一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耐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1. 温度范围
混凝土浇筑温度通常要求在5℃到35℃之间。温度过低,混凝土中的水分可能结冰,导致体积膨胀,产生裂缝,严重时甚至破坏结构;温度过高,则会使混凝土水化反应过快,产生大量热量,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2. 环境温度影响
混凝土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密切相关。当外界气温高于拌合温度时,浇筑温度会比拌合温度高;反之亦然。这种热量的损失随混凝土运输工具的类型、转运次数及平仓振捣的时间而变化。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避开极端气温时段,对控制浇筑温度至关重要。
3. 原材料温度
原材料的温度,尤其是石子的温度,对混凝土拌合温度有显著影响。石子温度降低1℃,混凝土拌合温度可降低0.4~0.6℃。水泥的温度也会影响拌合温度。高温水泥对混凝土拌合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需对原材料进行适当降温处理。
4. 搅拌与运输过程
从混凝土搅拌出料到浇筑成型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装卸和运转、运输时长以及浇筑振捣过程都会导致温度损失。在计算浇筑温度时,需考虑这些因素对温度的影响。
5. 浇筑温度计算
混凝土浇筑温度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公式中考虑了拌合温度、大气环境温度、装卸和运转损失、运输时长损失以及浇筑振捣过程损失等多个因素。这有助于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浇筑温度进行预估和控制。
6. 低温季节施工
在低温季节施工时,需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3℃以下时,应视为低温季节施工。此时需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7. 高温季节施工
与低温环境相反,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同样需要注意温度控制。当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使用冷水搅拌、遮阳降温等。
8. 冬季施工特殊要求
冬季施工时,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和较低气温低于-3℃时,为冬季施工。此时浇制混凝土应在室内进行,并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还需考虑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以避免冻害现象的发生。
9. 绝热温升与温度膨胀系数
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化放热会使温度持续升高。在升温阶段需加强内部散热,如加大通水流量、降低通水温度等。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也需考虑在内,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10. 浇筑与振捣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注意浇筑高度和浇筑方式。当施工高度大于两米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下料,并确保出料口与浇注层之间的差距小于1.5米。在振捣过程中需不间断地搅动混凝土,以确保其质量良好。
11. 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升温阶段需加强内部散热,在降温阶段则需表面保温覆盖以减小降温速率。承台采用钢模板施工时,可在承台侧壁进行保温保湿,上表面待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采取覆盖养护。
12. 防冻剂的使用
在低温环境下施工时,可添加防冻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但需注意,添加了防冻剂的混凝土施工温度需高过零下15度。防冻剂的使用量也需严格控制,以避免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3. 监测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需定期监测混凝土的温度,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如发现温度异常,需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在实际施工中,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混凝土类型、施工要求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控制浇筑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