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破损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的各种缺陷,如裂缝、露筋、麻面、夹渣、外形缺陷等,这些破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削弱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下面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表面破损。
1. 裂缝
裂缝是混凝土表面破损的常见形式,包括温度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降裂缝等。温度裂缝多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则发生在浇筑后凝结前,由于表面失水过快引起;沉降裂缝则多沿钢筋走向出现,与混凝土早期沉降时受到钢筋约束有关。这些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还可能成为水、空气等有害物质侵入的通道,加速混凝土的劣化。
2. 露筋
露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分布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完全而外露。这可能是由于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振捣等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露筋不仅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还可能导致钢筋锈蚀,进一步削弱结构的承载力。
3. 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局部漏浆、粗糙、存在许多小凹坑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模板安装不密实、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设计不当、振捣不实等原因引起的。麻面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还可能削弱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4. 夹渣
夹渣是指混凝土内部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这些杂物可能来自原材料或施工现场遗留下来的垃圾。夹渣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还可能削弱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5. 外形缺陷
外形缺陷主要针对清水混凝土而言,如掉棱掉角、翘曲不平等。这可能是由于拆模时间过早、模板安装尺寸不准确等原因引起的。外形缺陷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对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6.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表面破损形式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破损,如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拌不充分等。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过早荷载、养护不及时等,也可能对混凝土表面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混凝土表面破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为了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表面破损的发生,需要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对于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表面破损问题,也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修补措施进行处理,以恢复混凝土的性能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