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塌流量,即混凝土塌落度,是衡量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坍落的高度,直接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
定义与重要性
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不加振捣的情况下,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而形成的坍落高度。它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的综合指标,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混凝土结构的均匀密实性至关重要。
测量方法
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圆锥形模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然后用棒子在混凝土表面敲击,最后将模具拔出,测量混凝土的坍落高度。对于维勃稠度5s~30s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来测定;而对坍落度大于220mm的混凝土、泵送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则用混凝土扩展后的平均直径即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影响因素
混凝土塌落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比、砂率、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例如,水泥中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含量较高时,会吸附大量减水剂成分,导致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较大。
分级标准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塌落度大小分为五级: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和特大流动性混凝土。每级都有相应的塌落度范围和允许偏差。
实际应用
混凝土塌落度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综合决定。例如,在特殊结构体如隧道、桥梁、大坝等工程中,常使用流动性混凝土,其塌落度较大,能够满足复杂施工工艺的需求。
控制与调整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措施来控制和调整塌落度,如优选与水泥适应性好的外加剂、控制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和温度、定期检测计量秤的偏差等。还应多做模拟实际环境的塌落度损失试验,以指导施工。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混凝土塌落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例如,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很快,经检查发现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通过调整水泥温度并控制其粒度,有效解决了塌落度损失过快的问题。
混凝土塌落度是衡量混凝土和易性的关键指标,对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控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确保混凝土塌落度满足施工要求,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