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在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表面泛白点的现象,这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还可能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沥青混凝土泛白点的成因及其处理措施。
成因一:水分控制不当
沥青混凝土在铺设前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水分含量。水分过多会使沥青在铺设过程中顺着辊子溢出,导致碾压后表面泛白。施工过程中的保湿措施不足,尤其是在干燥季节和高温天气下,若未及时采取保湿措施,也易引发泛白现象。
成因二:沥青含量问题
沥青含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沥青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沥青混凝土变得脆硬,容易产生泛白现象。合理的沥青含量应保证混合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以减少泛白的发生。
成因三:碾压方式不当
碾压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若碾压力度不够或碾压时间过短,沥青混凝土未能得到充分压实,也容易导致表面泛白。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调整碾压力度和时间。
成因四:混凝土表面未充分保湿
沥青混凝土施工后,表面应及时进行保湿处理,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泛白。特别是在连续施工过程中,若突然停止施工,气泡会在表面形成微小裂痕,进而形成白色斑点。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潮湿度,防止气泡产生。
成因五:材料选择不当
沥青混凝土中使用了不合适的沥青材料或石料,也可能导致泛白现象。例如,石料的压碎值指标不合格,集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不足,施工后易出现发白、斑点状现象。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和石料是预防泛白的关键。
成因六:水损害与翻浆
在桥梁或基层及路基不良路段,水损害和翻浆现象较为常见。这些现象会导致沥青混凝土中的可溶物析出,水分蒸发后留下白色结晶物,从而产生泛白现象。特别是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中的可溶物,在车辆荷载和天气循环作用下更易析出。
成因七:温度离析与集料—沥青离析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摊铺过程中,由于温度下降不一致,可能产生温度离析。含油量较大的混合料易发生集料—沥青离析,这些离析现象都可能导致沥青混凝土表面泛白。
处理措施一:加强质量控制
为预防沥青混凝土泛白现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检测各种材料的质量指标,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要求。注意控制水分、调整沥青含量、合理调整碾压力度和时间等关键环节。
处理措施二:及时保湿与修补
沥青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处理,特别是在干燥季节和高温天气下。若出现泛白现象,应及时使用表面修补剂进行修补,并调整施工工艺,避免再次发生泛白。
处理措施三:保证基层平整度
对于沥青桥面铺装层泛白问题,关键是保证水泥混凝土下承层的平整度。及时使用环氧树脂类材料填充低洼的“坑塘”,同步施工排水盲沟,尽早施做泄水口,以减少水分积聚和可溶物析出。
处理措施四:合理设计混合料配合比
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可以有效预防泛白现象。通过性能检验手段确定**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保证沥青完全有效地裹覆集料,防止集料**而遭磨耗使路面泛白。
处理措施五:加强日常养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日常养护。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泛白等病害。注意控制车辆荷载和行驶速度,减少对路面的损伤。
沥青混凝土泛白点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水分控制、沥青含量、碾压方式、材料选择、水损害与翻浆、温度离析与集料—沥青离析等多个方面。为预防和处理泛白现象,需加强质量控制、及时保湿与修补、保证基层平整度、合理设计混合料配合比以及加强日常养护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沥青混凝土泛白现象的发生,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