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验收数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记录、试件制备与检测等。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验收数量的具体做法。
1. 原材料检验数量
混凝土验收的首要环节是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水泥进场时,需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进行检验,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同样,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不超过5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也不应少于一次。这些检验数量的规定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施工记录与试件制备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包括浇筑地点、浇筑时间、浇筑方量等。根据施工记录制备试件进行检测。试件数量依据混凝土检验批方量计算,每立方混凝土使用的试件数量有明确规定,如1个立方以下养护室试件应不少于2个,1-4个立方养护室试件应不少于3个等。这些试件将用于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确保施工质量。
3. 检验批划分与试件数量
混凝土检验采用批生产方式进行,一般以施工日期或者地点分批。同一标号、同一方量、同一浇筑方式和同一养护条件的混凝土应归为一检验批。检验批方量应按批计算,具体计算方法为检验批方量=∑(搅拌车容积×搅拌车次数)。根据检验批方量,再确定试件的具体数量,确保每批混凝土都有足够的试件进行检测。
4. 试件养护与检测
试件制备后,需在养护室内进行养护,达到规定的强度后进行检测。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试件应按规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达到规定的强度后烘干室内干燥。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外观质量检查数量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阶段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等构件进行抽查,抽查数量有明确规定,如应抽查构建数的10%,且不少于3件。这些检查旨在发现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如裂缝、蜂窝等,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也是混凝土验收数量的一部分。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验收记录中需详细记录隐蔽工程的位置、数量、施工情况等,以便后续检查和追溯。
7.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是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全面总结。记录中需包括原材料检验记录、施工记录、试件检测报告、外观质量检查记录等。这些记录将作为混凝土验收数量的重要依据,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符合验收标准。
8. 质量问题处理记录
在混凝土验收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需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记录中需包括问题描述、处理方案、处理结果等。这些记录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施工质量。
9. 竣工报告与备案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需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竣工报告中需包括混凝土验收数量的相关记录和数据。建设单位在接到竣工报告后,应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在验收合格后按规定时间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混凝土验收数量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检验数量、施工记录与试件制备、检验批划分与试件数量、试件养护与检测、外观质量检查数量、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质量问题处理记录以及竣工报告与备案等。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混凝土验收数量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