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石子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工作性能。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挑选石子,确保混凝土质量上乘呢?
1. 石子种类识别
需明确石子的种类。常见的石子有河石、山石、碎石等。河石表面光滑,含泥量少,适合高强度混凝土;山石质地坚硬,但可能含有较多裂隙,需筛选;碎石则是由机械破碎得到,粒径均匀,适用于各种混凝土。选择时,应根据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
2. 粒径分布控制
石子的粒径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有显著影响。理想的粒径分布应使大、中、小粒子合理搭配,形成紧密堆积,减少空隙率。通常,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能更好地满足这一要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3. 含泥量限制
石子中的含泥量需严格控制。泥土会吸附水分,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认为,含泥量不应超过1%。通过水洗或筛分等方法可有效降低含泥量。
4. 针片状含量控制
针片状石子过多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久性。应控制针片状石子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5%。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可有效减少针片状粒子的比例。
5. 硬度与耐磨性
石子的硬度和耐磨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应选择莫氏硬度较高的石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以确保混凝土的长期性能。
6. 吸水率考量
石子的吸水率也是重要指标之一。高吸水率石子会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导致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多,强度下降。应选择吸水率较低的石子。
7. 密度与比重
石子的密度和比重影响混凝土的重量和体积稳定性。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性能。应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石子密度范围。
8. 骨料形状与表面纹理
骨料形状规则、表面粗糙的石子能更好地与水泥浆粘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选择时应优先考虑这些特征的石子。
9. 放射性检测
为确保混凝土的安全性,还需对石子进行放射性检测,避免使用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石子,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10. 来源与供应商选择
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也是确保石子质量的关键。应了解石子的来源地,避免使用来自污染严重地区的石子。
混凝土选石子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石子的种类、粒径、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硬度、吸水率、密度、形状、放射性以及供应商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