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制备的严谨工艺中,对砂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某些类型的砂因其特性可能严重影响混凝土性能,因而被明确禁止使用。
1. 海砂禁用原因
海砂因含盐量高,是混凝土中的大忌。盐分在混凝土内部结晶膨胀,会导致结构开裂,降低耐久性。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海洋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若使用海砂,其寿命将大幅缩短。
2. 粉尘含量高砂
粉尘含量过高的砂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粉尘会吸附水分,增加混凝土需水量,同时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粉尘中的细粒成分可能干扰水泥的水化过程,减弱混凝土的硬化效果。
3. 含泥量超标砂
含泥量超过规定标准的砂同样不被允许使用。泥土不仅减弱了砂粒间的粘结力,还增加了混凝土中的孔隙率,降低密实度和强度。泥土中的有机质还可能引发混凝土内部的腐蚀反应。
4. 反应性骨料砂
某些骨料中的矿物成分会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体积膨胀,这种称为碱骨料反应的现象会严重破坏混凝土结构。含有此类反应性骨料的砂必须避免使用。
5. 细度模数不当砂
砂的细度模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级配和性能。过细或过粗的砂都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变差,影响浇筑质量和最终强度。细度模数不符合要求的砂不宜采用。
6. 污染物超标砂
受到工业废弃物、油污等污染的砂,其有害物质会渗入混凝土,影响材料的环保性和长期性能。这些污染物还可能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腐蚀作用,降低结构安全性。
7. 风化严重砂
风化严重的砂粒表面粗糙,棱角磨损,减少了与水泥浆的粘结面积,降低了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风化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也可能成为混凝土内部的薄弱点。
8. 含水率过高砂
高含水率的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额外添加水分以达到设计配合比,这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水灰比,还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和收缩增大。
为确保混凝土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性,必须严格筛选砂料,避免使用上述不符合要求的砂。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材,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