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塌落度是衡量混凝土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塌落度的原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参数。
1. 石料配合比
石料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塌落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水和水泥对等容积的粗混合料和细集料的包囊率具有显著差异,细混合料混凝土的塌落度通常远低于粗混合料混凝土。石料配合比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塌落度。
2. 原材料的水分含量
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对混凝土塌落度有直接影响。沙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较大,如果在混凝土拌和时不考虑这一因素,将会导致混凝土塌落度的变化。例如,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这会对混凝土的塌落度产生显著影响。
3. 水泥的温度
水泥温度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常被忽视。水泥温度高不仅会使混凝土温度上升,还会因吸湿比较大而缩小混凝土的塌落度。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温度。
4. 计量秤的偏差
水秤和水泥秤的称重误差对混凝土塌落度有重大影响。如果计量秤的称重误差不稳定,将难以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确保计量秤的准确性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
5. 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
外加剂用量对混凝土塌落度起很大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应保持稳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如果外加剂用量不当,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塌落度。
6. 水泥中石膏粉的脱干
水泥在粉磨过程中,由于温度上升,容易导致水泥中的二水熟石膏脱干变为半水熟石膏。半水石膏在水泥与混凝土加水拌和后,会迅速与水反应再次产生二水熟石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塌落度。
7. 水泥的粉研磨度
水泥的粒度会影响水泥的规范砂浆稠度和用水量。通常,水泥的比表面越大,用水量越大。尤其是掺入火山岩浆类混合材的水泥,比表面非常大,这会导致混凝土塌落度减少。如果水泥的粒度波动大,混凝土的塌落度也会相应波动。
8. 水泥凝固时间异常
在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可能导致水泥熟料中的矿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使水泥的凝固时间异常或波动较大。这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9. 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机械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分减少,从而导致塌落度损失。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的误差也会造成塌落度损失。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机械误差。
10. 运输机械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分减少,导致塌落度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进一步影响塌落度。
11. 浇筑速度和时间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时间也是影响塌落度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熟料到达仓面内的时间越长,会因发生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使自由水分减少,导致塌落度损失。浇筑时间不同(如早晚气温低与中午气温高),也会影响塌落度。
12.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能力
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与水泥种类间存在适应能力问题。如果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能力不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导致塌落度损失。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与水泥的适应性。
13. 坍落度检测与规范
混凝土塌落度的检测应以交货检验为准。根据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的规定,预拌混凝土质量验收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对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塌落度有不同的规范要求。例如,砼强度小于C50时,塌落度应小于180毫米;强度大于C50时,塌落度应大于180毫米。
混凝土塌落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石料配合比、原材料水分含量、水泥温度、计量秤偏差、外加剂用量、水泥中石膏粉的脱干、水泥粉研磨度、水泥凝固时间异常、搅拌时间和机械影响、运输机械影响、浇筑速度和时间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能力以及坍落度检测与规范等。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塌落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