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现场,我们常常能见到工人们小心翼翼地与混凝土打交道,因为看似沉闷的混凝土,其实隐藏着“烫伤”的风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混凝土“烫伤”之谜。
1. 混凝土的高温特性
混凝土在搅拌、浇筑及初凝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这种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有时甚至可达60℃以上。直接接触这样的高温混凝土,皮肤很容易被烫伤。
2. 水泥水化反应
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水泥,在与水混合后会发生剧烈的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是混凝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水泥水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在短时间内飙升。
3. 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在炎热的夏季或高温环境下施工,外界的高温会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升温速度。太阳直射、高温风等因素都会使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上升,增加烫伤风险。
4. 混凝土配合比因素
混凝土的配合比,如水泥用量、水灰比等,直接影响其水化热的大小。水泥用量越大,水灰比越高,混凝土的水化热就越大,温度也就越高。
5. 施工操作不当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充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分布不均,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增加烫伤的可能性。
6. 防护措施不足
施工现场往往缺乏足够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服、手套等。工人在没有适当保护的情况下直接接触高温混凝土,很容易被烫伤。
7. 混凝土表面温度误判
有时候,混凝土表面看起来已经冷却,但实际上内部温度仍然很高。工人如果仅凭感觉判断温度,很容易误触高温区域而被烫伤。
8. 长时间接触
即使混凝土温度不是特别高,但如果工人长时间与其接触,如长时间站在混凝土上或用手持续触摸,也可能导致皮肤受损。
9. 个体差异影响
每个人的皮肤耐受度不同,有些人对高温更加敏感。在同一环境下,不同工人被混凝土烫伤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
10. 缺乏安全培训
部分工人由于缺乏安全培训,对混凝土的烫伤风险认识不足,操作时不注意保护自己,从而增加了烫伤的发生概率。
混凝土“烫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并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以减少烫伤事故的发生。工人自身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与高温混凝土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