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脱壳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涉及材料、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探讨混凝土脱壳的成因,以期为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 拆模过早
拆模过早是导致混凝土脱壳的重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在未达到足够强度时拆模,表面失水过快,导致表里强度不一,进而引发脱皮现象。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混凝土强度发展要求进行拆模,避免过早拆模造成的损害。
2. 养护不充分
养护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养护不充分,尤其是表面失水过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易于剥落。特别是在高温、干燥或大风天气下,更应加强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促进强度发展。
3. 砼表面受冻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表面可能受冻,导致水分结冰膨胀,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进而引发脱壳。在寒冷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
4. 气泡聚集与泌水
混凝土在初凝后若强行收面或收光过紧,会将气泡困在混凝土中,形成大气泡,导致混凝土内部气泡含量过高。这些气泡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被压破,造成脱层现象。泌水也会使混凝土表面形成水泡,硬化后形成空壳,导致脱层。
5. 混凝土质量不佳
混凝土质量不佳是造成脱壳的根本原因之一。水灰比过大、配合比不合理、使用过期或受潮的水泥、砂石中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洞、孔隙等缺陷,降低混凝土强度,易于剥落。
6. 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也是混凝土脱壳的一个重要原因。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会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压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和剥落。在施工中应确保钢筋的防腐蚀处理到位,延长钢筋使用寿命。
7. 施工质量不合格
施工质量不合格也是造成混凝土脱壳的原因之一。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充分、表面处理不当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导致脱壳现象的发生。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8.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混凝土脱壳的重要因素。如太阳光照射时间长、温度高、风大等气候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引发脱壳。地下水的渗透、冻融循环等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剥落。
9. 缓凝剂掺量不均匀
缓凝剂掺量不均匀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若缓凝剂掺量过大,混凝土早期强度上升较慢,而按普通控制时间拆除模板,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不足,易于脱皮。
10. 模板使用不当
模板的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脱壳。如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拼缝不严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
11. 振捣不密实或漏振
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振捣不密实或漏振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洞,降低混凝土强度。这些空洞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可能成为脱壳的起点。
12. 配合比不对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配合比不对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不均匀,强度不足,易于剥落。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
13. 搅拌不均匀
搅拌不均匀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导致表面强度降低,易于剥落。
14. 季节因素
季节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脱壳产生影响。如夏季高温时混凝土初凝前失水过快,终凝后受高温影响“渴死”;冬季未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导致混凝土“冻死”等,都可能引发脱壳现象。
15. 外力作用
在混凝土终凝时遭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导致脱壳。如模板拆除时用力过猛、施工机械对混凝土表面的撞击等,都可能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
混凝土脱壳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材料、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为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