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碎石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对混凝土碎石进行严格的检验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碎石的检验方法。
1. 外观质量检测
混凝土碎石应无明显裂缝、破碎、变形等缺陷,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凹凸、锋利、毛刺等缺陷。这些外观缺陷不仅影响碎石的力学性能,还可能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不利影响。
2. 颗粒级配分析
颗粒级配是检验碎石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筛分析试验,可以了解碎石的粒径分布情况。试验时,需按照筛孔大小顺序过筛,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粒径分布均匀,不应出现粒径超限现象。
3. 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
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按照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距的,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的,为片状颗粒。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总质量的5%。
4. 含泥量检测
含泥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不应大于1.0%。含泥量试验通过淘洗和过滤的方式,将小于80μm的颗粒过滤掉,最终计算出碎石的含泥量。
5. 泥块含量检测
泥块含量也是衡量碎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试验通过浸泡、碾压和淘洗的方式,将泥块与碎石分离,最终计算出泥块含量。
6. 坚固性试验
碎石的坚固性是指碎石在物理、化学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采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法可以间接判断碎石的坚固性。试验时,将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经过多次循环后,通过筛分和称重的方式,计算出碎石的质量损失。
7. 表观密度试验
表观密度是碎石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通过吊篮法测量碎石在水中的质量,然后将其烘干至恒重,最终计算出碎石的表观密度。碎石的表观密度应不小于2600kg/m³。
8. 吸水率试验
吸水率是指碎石在饱和状态下吸收水分的能力。吸水率试验通过将碎石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后,测量其质量变化,最终计算出吸水率。混凝土碎石及卵石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
9. 压碎值指标试验
压碎值指标是衡量碎石抗压强度的重要指标。试验时,将试样装入圆筒中,经过多次颠击后,测量其质量损失。碎石的压碎值应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10. 碱活性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其所使用的碎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碱活性检验可以通过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砂浆长度法或混凝土棱柱体法等方法进行。经碱活性检验判断为有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³,或采用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11. 有害物质含量检测
碎石中可能含有对混凝土性能有害的物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等。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应通过专门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12. 化学成分分析
碎石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了解碎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评估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例如,粉煤灰含量不应超过总质量的30%,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0.1%。
13. 堆积密度试验
堆积密度是指碎石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密度。通过堆积密度试验,可以了解碎石的堆积性能,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试验时,需将碎石装入容量筒中,并测量其质量和体积,最终计算出堆积密度。
14. 紧密密度试验
紧密密度是指碎石在紧密堆积状态下的密度。通过紧密密度试验,可以了解碎石在紧密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和质量关系,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试验时,需将碎石分多层装入容量筒中,并经过多次颠击后测量其质量和体积。
15. 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抗压强度是衡量碎石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可以了解碎石的抗压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碎石的检验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观质量检测、颗粒级配分析、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含泥量检测、泥块含量检测、坚固性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吸水率试验、压碎值指标试验、碱活性检验、有害物质含量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堆积密度试验、紧密密度试验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等。这些检验方法共同构成了混凝土碎石质量控制体系,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