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破损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表面修复:
对于细小且浅的裂缝,可以采用压实抹平、涂抹环氧粘结剂、喷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等方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以及不漏水、不伸缩、不再活动的裂缝。
对于大面积漏水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贴补法,如使用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进行防渗堵漏。
2. 局部修复:
充填法:适用于较宽的裂缝,使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作业简单且费用低。
对于宽度小于0.3mm或深度较浅的裂缝,以及裂缝中有充填物或用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以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预应力法:通过施加预应力调整结构内力分布,有助于裂缝的修复。
3. 水泥灌浆法:
适用于缝补宽度较大的裂缝,通过压送设备将补缝浆液灌入裂缝深处,将其彻底闭塞。
水泥灌浆也通常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构造的修补,包括钻孔、冲刷、止浆、堵漏、埋管、试水、灌浆等步骤。
4. 化学灌浆:
适用于缝宽仅0.05mm的细微裂缝,通过化学灌浆剂的独特渗透力实现无痕修复。
5. 结构补强:
对于超荷载或裂缝久拖不决的情况,可以采用结构补强加固法,如增加钢筋、加厚板、外包钢筋混凝土或钢加固、粘贴钢板加固、预应力补强体系等。
在修复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确保工作环境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彻底清理施工区域等。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评估损伤情况,以确定所需修补材料的数量和修复方案。选择修补材料时,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如快干水泥砂浆适用于紧急抢修,而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则因其耐久性和抗冻融性能优异而适合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地面修复。完成修复后,还需注意对修复后的混凝土地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