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的测定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理论配合比计算、试拌与调整、工作性检测、制取试件、强度检验以及施工配合比调整。
1. 理论配合比计算:
根据设计强度、耐久性要求等,计算出水胶比、单位用水量、胶凝材料总用量、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以及外加剂用量等。
2. 试拌与调整:
依据理论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3. 工作性检测: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如塌落度试验)、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以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
4. 制取试件:
制取规定龄期的试件,通常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用于后续的强度测试。
5. 强度检验:
根据基准配合比,通过增减水胶比(w/c)制备多组试件,养护28天后测定抗压强度。
绘制抗压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曲线,确定达到配制强度对应的水胶比。
按该水胶比重新计算各材料用量,并考虑修正系数,最终获得实验室配合比。
6. 施工配合比调整:
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如运输距离、浇筑方式等),对实验室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性能稳定。
在测定过程中还需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T 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报告作为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应详细记录检测方法、检测数据和结论。
混凝土配合比的测定是一个综合考量设计、试拌、检测与调整的过程,旨在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