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后面临着低温与降雪的双重挑战。为确保混凝土质量,科学的养护措施至关重要。下文将详细探讨混凝土浇完下雪后的养护策略,以期为冬季施工提供有力指导。
1. 及时覆盖保温
下雪后,应立即使用塑料薄膜、草帘或棉被等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以减少热量散失,防止混凝土受冻。覆盖物需紧密贴合混凝土表面,避免冷风穿透,同时要注意覆盖物的防水性能,以防雪水渗入。
2. 加强温度监控
在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测混凝土内部及环境温度,确保混凝土温度不低于5℃。可采用测温仪或预埋测温管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温度过低,需立即采取加热措施,如使用电热毯或火炉,但需确保安全,避免火灾风险。
3. 延迟拆模时间

考虑到下雪天气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应适当延长拆模时间。具体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和天气情况综合确定,确保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外界应力。
4. 清除积雪与积水
雪停后,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积雪和积水,防止因冰雪融化导致的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引起冻融破坏。清除时应避免使用尖锐工具,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
5. 使用防冻剂与早强剂
在混凝土浇筑前,可根据气温情况适量添加防冻剂和早强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早期强度。但需注意,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规范,过量使用可能适得其反。
6. 增加养护频次
下雪天气下,混凝土的水分散失速度加快,应适当增加养护频次,如喷洒温水或养护剂,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促进水泥水化反应。
7. 注意防风措施
强风会加速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降低养护效果。在养护期间应采取防风措施,如搭建挡风墙或使用挡风布,减少风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8.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尽量避免在极端恶劣天气下浇筑混凝土。如必须施工,应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如中午至下午,以减少夜间低温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9. 加强人员培训
对参与冬季混凝土养护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养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确保养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混凝土浇完下雪后的养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采取及时覆盖保温、加强温度监控、延迟拆模时间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