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级配的调整主要涉及到对砂石等骨料的配比和用量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需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调整方法:
1. 小范围调整:
当原材料性能变化不大时,可以对单一的参数进行微调,如砂率、石子用量等,而其他参数尽量保持不变。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调整后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能与最优状态有所偏差。
2. 调整用水量:
水泥细度、颗粒级配变化,或矿物外加剂的需水量比、超塑化剂的减水率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混凝土用水量变动。应根据实际用水量调整配合比,以保持水胶比和混凝土强度稳定。可以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的组成和用量来补偿用水量的变化。
3. 调整砂率:
砂子的细度模数、含水率、含泥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砂率。例如,砂子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应相应增减1%~2%;砂石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级配时,砂率应适当提高2%~3%;砂子含水率变化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因此需根据含水率变化调整用水量及砂率。
4. 调整粗骨料掺配比例:
当新拌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或级配不佳时,可以调整粗骨料的掺配比例,将级配调整到**状态。不能套用固定掺配比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5. 大范围的调整:
当面临更广泛的配合比调整需求时,可能需要对原材料性能进行全面评估,深入理解施工环境和条件,以及准确把握混凝土性能需求。这可能涉及到对多个参数和变量的同时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混凝土级配的调整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在调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性能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