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质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质量。本文将详细探讨混凝土搅拌所需的水质要求,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水质清洁度
混凝土搅拌用水必须是清洁的,不含杂质。这包括油脂、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等。例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因其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物质,严禁用于混凝土搅拌。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干扰混凝土的凝结过程,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也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PH值应保持在6至9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破坏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水中的氧化铁、氟离子等酸碱成分也不得超标。
硬度
水的硬度需严格控制,地下水硬度不应超过350mg/L,生产水则不得超过300mg/L。硬度过高的水可能会干扰水泥的水化过程,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矿物质含量

水中的矿物质含量,特别是硫酸盐、镁离子等,也可能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硫酸盐可能与混凝土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导致体积膨胀和开裂;而镁离子则可能引发混凝土的镁盐侵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源选择
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如清洁的淡水(自来水、河流、湖泊里的水等),是混凝土搅拌的首选水源。这些水源因其相对纯净,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不受污染。
地下水使用
对于近海的地下水,拌制混凝土前应通过检验其指标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后,方可使用。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因为其盐度较高,会对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
再生水与工业废水
经过适当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以及再生水,理论上也可用于混凝土搅拌,但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处理,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混凝土拌和的要求。
设备洗刷水
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不宜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因为其可能含有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
水质检测
为了确保拌和混凝土用水的水质符合标准,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测。检测项目通常包括水的物理性质(如浊度、色度、pH值等)、化学性质(如溶解性固体、氯离子含量、硫酸盐含量等)以及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水源处理
对于可能含有较多杂质的水源,如河水、湖水等,需根据检测结果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过滤、沉淀、消毒等,以确保水质符合混凝土拌和的要求。
搅拌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用量,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需清洗搅拌器,确保无杂质污染,并严格控制水泥与水的比例及搅拌时间,从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遵循相关标准
为了确保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质量,应遵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相关建筑用水标准,如中国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拌和混凝土用水的物理、化学指标,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混凝土搅拌所需的水质要求严格,从清洁度、酸碱度、硬度、矿物质含量到水源选择、水质检测、水源处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严格控制。只有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