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是建筑领域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结构安全构成威胁。了解混凝土的裂缝机理对于预防和处理裂缝至关重要。
1. 荷载作用
混凝土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这主要包括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直接应力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而次应力裂缝则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
2. 温度变化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荷载应力。
3. 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如果收缩受到限制,就会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收缩主要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和温度收缩。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干缩则是混凝土固结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而产生的。
4. 施工操作不当
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裂缝产生。例如,振捣不均匀、时间不足或过长,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麻面,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养护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如浇水不足、覆盖不严等,都会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缝。
5. 配合比不合理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也是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水灰比过大,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收缩量增加,结构出现网状或不规则裂缝。水泥用量过多、砂率不当等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产生裂缝。
6. 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如水泥安定性差、砂石含泥量高等,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导致裂缝。
7. 基础不均匀沉降
建筑物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从而引发裂缝。这种情况在严重湿陷性黄土、冻胀土、膨胀土、盐渍土、软弱土等不良场地尤为常见。
8. 钢筋锈蚀
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压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钢筋锈蚀是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重要方面,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9. 化学反应
混凝土中的水泥与某些活性骨料发生碱骨料反应,或混凝土与腐蚀性介质接触,会导致混凝土破坏,产生裂缝。碱骨料反应裂缝通常在混凝土浇注成型若干年后出现,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而开裂。
10. 应力集中
混凝土结构应力集中裂缝主要分布在门窗洞口、平面或立面突出凹进、开结构洞口、结构刚度突变以及集中荷载等处。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裂缝。
11. 冻融循环
在寒冷或严寒地区,混凝土受潮并遭受多次冻融,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土体冻胀也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12. 模板支架不规范
模板支架不规范和拆模过早、拆模不当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混凝土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机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荷载作用、温度变化、收缩变形、施工操作不当、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质量问题、基础不均匀沉降、钢筋锈蚀、化学反应、应力集中、冻融循环以及模板支架不规范等。了解这些机理对于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中,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