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出水主要是泌水现象,这一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
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水灰比例不合理,水泥用量过多或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多,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易出现渗水现象。
配合比中的胶凝材料用量、砂率、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泌水影响非常大。水灰比越大,越容易泌水。
2. 原材料影响:

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颗粒分布等特性会影响泌水情况。细度越细,泌水越不严重;反之则泌水严重。
骨料的颗粒级配、表面特征、粒径等也会影响泌水。不良的石子级配会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导致泌水。
某些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使用也可能增加泌水量,如品质较差的粉煤灰或过量的减水剂。
3. 施工与养护不当: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不合适,如温度过高、风力过大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不完全,出现水珠。
混凝土振捣不够密实,强度达不到期望标准,也容易导致后期表面出现裂痕和渗水。
养护不当,如养护时间不足、水养护不足等,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挥发不完全,出现渗水现象。
4. 其他因素:
运输距离远、搅拌时间长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混凝土泌水。
混凝土板的厚度不足也可能影响其防水性能,特别是在屋顶等应用中。
混凝土出水(泌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施工与养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