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层变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材料、施工、养护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探讨混凝土表面层变软的原因,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1. 水泥含量过低
水泥是混凝土硬化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不足,混凝土强度不够,易发生变形,表面层变软。
2. 混凝土水灰比不正确
混凝土中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很关键。水灰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多,降低强度;水灰比过低则会使混凝土提浆抹面困难,同样影响强度。
3. 养护不当
新浇筑的混凝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养护不足或方法不当,如未及时浇水、覆盖塑料薄膜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层变软。
4. 水泥质量问题
水泥成分中的非活性物掺量过多,或者使用低标号、过期、受潮的水泥,都会使成型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表面因外界磨损或撞击而出现脱皮露骨或坑洞。
5. 砂和碎石质量问题
砂的含泥量过大,粒径不符合规范要求,或碎石风化严重、含泥量过大,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表面层变软。
6. 施工操作不当
混凝土搅拌时水的掺量过大或过小,碎(砾)石级配不好,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到位或过振、漏振,以及运输、浇筑工艺不规范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7. 环境因素
炎热刮风天浇筑混凝土,脱模后未适当护盖、浇水养护,会造成混凝土表层快速脱水产生疏松。冬期低温浇筑混凝土,未采取保温措施,结构混凝土表面受冻,也会造成疏松、脱落。
8. 模板问题
木模板未浇水湿透或润湿不够,混凝土表层水泥水化的水分被吸去,会造成混凝土脱水疏松、脱落。模板安装质量不合格,模板表面粗糙或新旧混凝土接茬处漏浆,拆模不当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9. 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低于拆模强度而过早拆模,易在受拉区出现裂缝,甚至受压区也破坏,造成混凝土表面层变软。
10. 混凝土地面毛细孔问题
混凝土地面在凝固过程中,水分蒸发留下的毛细孔会使地面疏松,强度、硬度、耐磨度和抗压能力降低,在外界压力下容易发生结构损坏,导致表面层变软。
11. 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工人为方便施工,经常出现向已拌好的混凝土中加生水的现象,或者为了方便收面而洒生水,都会增大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降低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和抗碳化的能力。
12. 混凝土振捣顺序和方法不当
混凝土振捣未按规定顺序进行,或振捣方法不当、局部漏振,会导致局部砂、石集中,使混凝土疏松不密实,出现蜂窝状孔洞或形成局部孔洞,尤其在钢筋密集部位,容易出现蜂窝、露筋等不良现象。
13. 混凝土离析
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从混凝土中分离出去,或者倾落过程中粗骨料先落而砂浆落于后面,会造成混凝土的离析,使粗骨料挤在楼板边角,易形成“蜂窝”、“麻面”等,降低混凝土强度。
14. 湿度影响
周围环境湿度对混凝土强度能否正常发展有显著影响。湿度不够,混凝土会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导致结构疏松,强度降低。
15. 浇筑和养护时间控制不当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时间控制不当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浇筑速度过快,振捣速度跟不上,会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时间不足或方法不当,如未及时浇水、覆盖塑料薄膜等,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层变软。
混凝土表面层变软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材料、施工、养护等多个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操作、养护条件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