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这座世界级的水电工程,在混凝土的选择与应用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全坝采用了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世界性难题,还推动了水电工程技术的飞跃。
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创新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首次全坝采用了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俗称大体积混凝土的“退烧药”。这种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高后期强度、高抗裂性、高耐久性、耐冲磨性等特点,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提供了技术途径。与常规使用的中热水泥混凝土相比,低热水泥混凝土能够极大减少热胀冷缩导致大坝裂缝的可能性,确保了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施工的高标准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工程在混凝土施工阶段以“体型精准、平整光滑、耐磨防裂、零缺陷”为目标开展各项技术攻关。施工团队选用了更易掌控温控防裂且抗冲磨性能更好的常态混凝土,通过精细、规范的人工操作,实现了浇完的混凝土平整光滑,看不到一点瑕疵,甚至呈现出镜面效果。这种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建设者们对精品工程质量的不懈追求。
智能温控技术的运用
为了攻克大断面衬砌混凝土“无衬不裂”的世界性难题,白鹤滩水电站采用了智能温控技术。通过实时感知混凝土温度,动态控制通水流量,实现了混凝土温度过程的智能精准控制。这一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泄洪洞实现了施工期零温度裂缝,为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树立了新的标杆。
常态混凝土的优势
常态混凝土是指在正常温度下施工、养护,并在正常条件下应用的混凝土。白鹤滩水电站采用的常态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60-80MPa,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耐久性好,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施工方便,可以通过标准的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生产,适应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建筑需求。
低热水泥混凝土芯样的世界纪录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成功取出一根长度为36.74米的混凝土岩芯,再次刷新了世界最长常态混凝土芯样记录。这根芯样取自11号坝段,从坝顶高程833.5米取至高程796.75米,穿越13个浇筑单元,12层水平施工缝面,73个浇筑坯层,25层冷却水管。芯样整体表面光滑,结构密实,骨料分布均匀,胶结清晰完整,再次印证了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质量优良。
大坝建设的世界级难题攻克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建设过程中,攻克了柱状节理玄武岩、大风条件下缆机群安全高效运行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通过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智能建造等技术创新,建成了无缝、精品大坝。大坝已经历3个汛期考验,水库已两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坝体温度应力、变形变位、渗流渗压等各项运行指标均优于设计水平,工作性态良好。
水电工程技术的飞跃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的低热水泥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不仅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问题,还推动了水电工程技术的飞跃。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还为我国水电装备技术的领先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白鹤滩水电站的成功建设,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巩固了我国水电装备技术的领先地位。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的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通过智能温控技术的运用和严格的施工标准,实现了大坝的无缝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世界性难题,还推动了水电工程技术的飞跃,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